培训动态
井冈山主题教育培训班
发布日期:2025-04-18

      四月的井冈山,杜鹃吐艳,松柏苍翠。为赓续井冈山精神,淬炼新时代的信仰与力量,2025年4月14日上午,井冈山主题教育培训班在井冈山市举行了开班仪式,并开启了为期四天的精神寻根之旅,从14日到17日,晴空如洗,阳光穿透薄雾洒向群山,仿佛为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铺设了金色的通道。井冈山的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,为学员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。




       4月14日下午,学员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。巍峨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静卧在苍松翠柏之间,拾级而上的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响里。学员们敬献的花圈,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,更是对崇高信仰的庄严礼赞。那些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,曾经是鲜活的生命,如今化作精神的坐标,指引着后来者前行的方向。在肃穆的氛围中,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传递——信仰不是虚无的口号,而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践行的誓言。

      4月15日,学员们先后去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、黄洋界和神山村进行参观学习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,一件件珍贵文物如同凝固的历史,将学员们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。朱德的扁担、红军的草鞋、泛黄的土地证……这些寻常物件因承载不寻常的历史而显得格外厚重。它们共同诠释着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——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、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。这种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,而是应当融入当代共产党人血脉的活性基因。

      黄洋界上,昔日炮声早已远去,险峻的山势却依然诉说着"黄洋界上炮声隆"的传奇。站在哨口遗址远眺,云海翻腾,山峦叠嶂,当年的工事遗迹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壮美的革命画卷。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毛泽东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将劣势转化为优势,创造出"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"的军事奇迹。

      神山村的崭新面貌与三湾改编纪念馆的历史记载形成鲜明对比,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为民初心。昔日的贫困山村如今焕发勃勃生机,整洁的村道、兴旺的产业、幸福的笑脸,无不彰显着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。

      4月16日,培训班的学员们步履不停,来到了三湾改编纪念馆和龙江书院。龙江书院古朴的院落里,似乎仍回荡着当年红军军官教导队授课的声音。这座被称为"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"的建筑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仍坚持思想建党的远见卓识。



       4月17日,学员们走进茨坪毛泽东旧居。青瓦黄墙的朴素院落静卧在苍松翠柏之间,斑驳的木门、简朴的桌椅、泛黄的油灯,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。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旧居的书桌上,仿佛还能看见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此伏案疾书的身影。这方寸之地,曾孕育出"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"的远见卓识,见证了革命领袖与军民同甘共苦的赤诚初心。每一件朴素的陈设,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注脚;每一处简朴的细节,都在诠释着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情怀。

      暮春的井冈山,山花烂漫,新绿满目。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,历史从未远去,精神永远年轻。四天的学习培训虽然短暂,但井冈山精神给予学员们的思想启迪必将历久弥新。当学员们告别井冈山时,带走的不仅是感动和回忆,更有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——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